本周我市降雨频繁发生且降雨量较大,较为集中,土壤水分基本饱和,渍害较为严重,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我市夏玉米多处于玉米苗期拔节-大喇叭口期,其生育特点表现为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快速增大,根系继续扩展,雌雄穗分化阶段,即将进入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部分地块积水导致玉米渍害严重,根系发育不正常,叶片黄花、枯死。因此,加强灾后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减轻和预防灾害影响,促进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 疏通沟渠,及时排涝
灾后造成部分地块积水严重,形成内涝,增加了玉米倒伏的风险,要及早疏通断头沟,开挖排水渠、启用排水设备等多种措施,尽早排净田间积水,防止因泡水时间过长造成根系活力下降,使玉米恢复正常生长。
二、 科学补肥,促进缓苗
淹水地块玉米根系活力下降,部分养分因淋洗及冲刷造成损失,容易引起玉米后期灌浆脱肥早衰。积水排净后,应及时补施氮素化肥,可每亩撒施5~10公斤尿素。有条件的地区可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一般用2%~3%的尿素与0.1%~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用0.01%芸苔素内酯10~20ml,兑水50公斤进行全田喷雾。在玉米大喇叭口和玉米抽雄之前喷一次芸苔素,芸苔素对玉米增产显著,叶片变宽,叶片厚度增加,增加玉米抗旱性和抗逆性,增强玉米光合作用,减少玉米穗秃顶发生,增加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确保叶片制造充足光合产物。天晴后及时中耕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