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2日12时
滨州市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328.5万人份
3月23日下午,滨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副组长,市政府副市长杜玉杰通报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副组长,市政府副市长杜玉杰通报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杜玉杰介绍,3月22日0时至24时,滨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14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较上一日有所下降,并且全部出自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和重点人群。
截至3月22日24时,全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8例、无症状感染者117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中,轻型156例、普通型12例。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情绪稳定。所有密接、次密接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杜玉杰还介绍了全员核酸检测情况。3月22日,对邹平市、惠民县、阳信县、博兴县、高新区等5个县市区采样检测207万人份。为确保每天一轮核酸检测日采日检日结,快速全面排查风险隐患,3月22日启动了全市所有县市区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2时,采样328.5万人份,送检234.5万人份。
教育教学和心理疏导方面,全市中小学除能够实行全封闭管理的高三年级外,均实行线上教学,合理调整课时,加强心理、劳动、艺体课程,突出家国情怀、抗疫精神教育,强化线上教研,优化教学资源,实施网上巡课,确保教学实效。成立市、县两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11个,开通心理咨询热线407个,400多所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护航员队伍,组织举办3场心理防护与疏导专题培训,广泛开展“云家访”活动,“滨州教育云平台”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对重点学生“一对一”视频心理疏导,维护广大学生心理健康。
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方面,截至3月22日,全市储备核酸采样管186.64万支、采样拭子1423.65万个、医用口罩2341.15万只等,各类重要医疗物资充足,29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运行良好、库存充足,能够满足疫情防控需要。3月22日,小麦粉当日产量1751吨、库存19324吨,食用油当日产量1042吨、库存12416吨,蔬菜日上市量1294.99吨,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平稳。
下一步,滨州将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持续做好所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精准救治。持续加强全员核酸检测,开展“三扫两敲”行动,抓好“采、送、检、报、信、管”六位一体高效运行,前做到日清日结。强化风险管控,严管严控“一点三区”和中高风险区的同时,加强企业、社区等社会面精细化管理,应管尽管、应管必管,出现疫情的企业一律关停。做好消毒消杀,配强专业队伍,规范作业流程,提升消毒消杀和效果评价标准化水平。强化服务保障,用好无接触配送、“机关干部+物业”帮包等方式做好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多措并举满足急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群众就医入院需求。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
3月23日下午,滨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建靖就目前全员核酸检测进展情况及如何保障核酸检测能力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建靖回答记者提问
马建靖介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现潜在传染源的有效途径。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研判、统筹安排部署下,3月17日至22日,滨州市已完成4轮全员核酸检测,正进行第5轮。检测过程中,按照快采、快送、快检、快出、快报“五快”要求,全力全速推进,日采日检日清,保证了不落一人。从目前情况看,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滨州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推进有力、平稳有序。
为保障核酸检测能力,滨州投入足够人员力量,统筹调动全市所有相关技术人员,按照每万管日检测能力不少于24名检测人员的标准,配备检验力量,并建立了24小时轮班梯队,确保各实验室随时处于运转状态。
用足本地检测能力。全市30家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满负荷运转要求,储备了充足的实验耗材等物资,目前日检测能力约为10.13万管。同时,在阳信县紧急搭建日检测能力10万管的气膜方舱实验室,实现了检测能力倍增。
积极争取外部支援。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省内7批次21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一线采样,72名检验人员进驻气膜方舱实验室。同时,主动联系周边市承接我市检测任务,形成了常态机制,有效增强了检测能力。
加快样本转运速度。按照边采边送边检的原则,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压茬推进,加密样本转运车次和轮次,并开通样本送检“绿色通道”,确保以最快速度送检。
科学合理调度推进。每轮全员核酸检测都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挂图作战,精准测算县市区需求,精准匹配送样数量,全链条高效运转“采、送、检、报、信、管”各个环节,确保样本不积压、设备不闲置,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滨州市已具备24小时完成一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
配备防护物资器具、加强关心关爱疏导
滨州多举措保障战疫一线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
3月23日下午,滨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兵就如何保证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回答记者提问。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兵回答记者提问
王兵介绍,3月11日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滨州市立即组织疫情防控工作队伍下沉一线抗击疫情。十多天来,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有力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
为保证一线人员健康、安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及时配备防护物资器具。按区域防护标准,提供充足的医用口罩、工作服、护目镜、防渗隔离衣、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并规范指导穿戴、使用,加大防疫点位和重要场所消杀作业力度,切实防止和阻断病毒传播,确保各个环节、各个点位工作人员防护保障到位。
规范自我防护管理。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居住地、工作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在岗时不进入社会公共区域。3月23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紧急通知》,对一线工作人员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加强健康监测、及时消毒通风、保持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工作规范和标准要求。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和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每天组织一次核酸检测,实行单人单管,随时监测防疫一线人员身体健康变化,切实排查潜在风险,确保工作安全、身体安全。
加强关心关爱疏导。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要求提高一线工作人员伙食标准,在饮食安排上保证每名一线工作人员每天喝上热水、吃上热饭热菜,及时补充营养。科学统筹调配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力量,合理安排一线防疫人员轮班、值守等,避免一线防疫人员过度劳累,同时高度关注一线防疫人员心理健康,及时跟进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积极协调一线防疫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等,加强对家中老人、孩子等关心照顾,切实帮助解决一线人员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