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论坛首页>>滨州益农信息社交流社区>>益农每周分享:你真的了解玉米褐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益农信息社阳信县运营中心
等级:部门主管
头衔: 短工
星数:
帖数:40
精华:0
互动积分:435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4-07-21 17:17
字体大小: 1#

益农每周分享:你真的了解玉米褐斑病吗?

大家好,这里是滨州益农信息社。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玉米褐斑病的发病过程及表现,还有针对这一病症的有效防治方法。

进入7月份以来,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导致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防治,将对今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重大影响。

d62a6059252dd42a9ee2ec5c1040eabfcbeab8e0.jpg

一、玉米褐斑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规律

1、玉米发生褐斑病的原因是,土壤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高感玉米品种连作时,土壤中病菌量每年成倍增加,容易引发玉米发生褐斑病。

2、秸秆还田时,大量含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在施肥方面,施用了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携带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病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

3、在玉米生长到5~8片叶龄期,由于施肥不足或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这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

4、地块处于高温高湿自然环境下,一般是在下过大雨,晴天后,空气温度高、湿度大,玉米易感染褐斑病。

5、玉米褐斑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植物秸秆)中越冬。第二年休眠孢子囊随风雨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在适合的时机,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玉米生育中后期阴雨天多,特别是高湿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低洼地和连作地病情严重。植株密度髙的田块,地力贫瘠、植株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都较重。

易侵染时间:玉米多在喇叭口期开始始发现发病,玉米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期。

a8773912b31bb05194f4517220016bbe4bede01a.jpg

二、玉米褐斑病主要症状

1、褐斑病常发生于玉米的叶片、叶鞘及茎秆上,通常会最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病初期,叶片和叶鞘的交接处会出现病斑,病斑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的小斑点,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至线形;叶片上的隆起附近的组织一般呈红色,且小病斑经常会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甚至会布满病斑,并且会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2、发病后期,病斑的表皮会破裂,此时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并且会散出褐色的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最后病叶会局部散裂,只残存如丝状般的叶脉和维管束。

3、茎秆多在节间发病,叶鞘上出现较大的紫褐色病斑,边缘较模糊,多个病斑可汇合形成不规则形斑块,严重时,整个叶鞘变紫褐色腐烂。果穗苞叶发病后,症状与叶鞘相似。

838ba61ea8d3fd1f02543a842235941594ca5fb0.jpg

三、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防止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2、提早预防:在玉米5~6叶龄期,用吡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根据苗情进行茎叶喷雾喷雾。

9fa3b1cca79fe4931909538e18ec92a.jpg

(平台产品展示,可点击链接查看详情:https://www.xingnong365.cn/bzyinong/wap_pro/56027561.html

3、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使用戊唑醇进行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b170015df355958120a955c0fa79873.jpg

(平台产品展示,可点击链接查看详情:https://www.xingnong365.cn/bzyinong/wap_pro/49188811.html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关于玉米褐斑病的分享,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个关注,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您的鼓励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我们下次再见。

IP 属地:滨州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123
更多

Copyright@2019.All rights reserved 

滨州益农信息社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28751号-3

农业农村部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400-816-6216

微信客服

微信视频号

快手号

抖音号

×
seo seo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