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
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7月11日,河北唐山查见草地贪夜蛾幼虫,草地贪夜蛾在河北的始见期明显偏早。随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北移,我市已进入草地贪夜蛾北迁入境的高风险时段,各地要加大监测调查力度,全面启用诱捕器、测报灯、高空灯等监测设备,组织开展虫情普查,必要时实行网格化调查,精准掌握成幼虫发生动态。要科学有效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严防大规模暴发成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一、防控目标
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成灾。防控处置率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按照全面监测、全力扑杀,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要求,优化监测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结合生物生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三、技术措施
(一)理化诱控措施
成虫集中迁入期,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诱杀成虫。采用性诱剂、杀虫灯、食诱剂等多种方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成虫产卵量,压低基数,减轻下一代危害。
(二)生物防治措施
采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充分保护利用夜蛾黑小峰、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因地制宜采取结构调整等生态调控措施,减轻发生程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三)化学防治措施
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一定要坚决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抓好目标确定、组织动员、统筹资源、监测防治、督导检查等工作,在草地贪夜蛾发生的关键时期,组织召开现场会,派出督导组赴重点地区调研指导,推进防控任务落实。
二是全面监测预警。要密切关注发生动态,一旦有该虫迁入或发现疑似虫情,要及时组织专家会诊鉴别,研判发生趋势,发动组织人力开展全面普查,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发生动态及防治进展等相关信息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三是强化物资保障。草地贪夜蛾传播速度快,成灾形势严峻,各级要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支持,购置安放监测设备,储备应急农药,保证应急防灾减灾物资需要。统筹使用涉农财政资金,安排适当比例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普查、防控、宣传、培训等工作。各地要根据虫情发展态势,适时、准确启动重大病虫应急防控预案,没有预案的要制定草地贪夜蛾专项应急预案。
四是广泛宣传培训。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到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村科技带头人、甚至农资经销户,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明白纸、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认识草地贪夜蛾,熟悉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掌握防治技术,发现虫情及时向农业农村部门报告。
五是科学指导防控。组织技术人员将根据全市动态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各级也要抽调精干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队伍,深入一线调查虫情、指导防治,手把手教给生产者识虫认虫,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开展防治,确保防治工作不贻误时机,技术措施安全、科学、高效。